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商贸信息 图书库房 订阅查看 行业资讯 展会服务 招聘求职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首 页  
行业新闻 | 工艺技术 | 市场信息 | 标准法规 | 网上教程 | 资料查询 | 网上书店 | 企业动态
·设备工装 ·原辅材料 ·循环利用 ·企业管理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生产安全 ·微信直通车 ·视频展播 ·钢桶杂志 ·专著选登
工艺技术:为您提供最新最实用的工艺、技术、质量及设备信息,致力于解决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首页-工艺技术-环保喷涂室专利技术分析 环保喷涂室专利技术分析-中国钢桶包装网  

 
 

环保喷涂室专利技术分析

文/龚舒同

摘要:喷涂室(Spray booth)是涂装工艺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它在工业制造生产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首先研究了环保喷涂室的国内外发展情况,然后从干式喷涂室和湿式喷涂室两个方面对环保喷涂室的技术发展路线进行了梳理,重点研究了近年来关于环保喷涂室的专利现状,并对环保喷涂室领域的发展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结合具体审查案例介绍了专利技术综述在审查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环保 喷涂室 干式 湿式

喷涂室(Spray booth)是专供喷涂液态涂料的涂装室,它是工业涂装车间的关键设备之一。当初它仅仅是有排风装置(安装在壁上的风扇),无漆雾捕集功能的简易涂装室;随着工业涂装量的扩大,涂装品质要求的提高,并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卫生及防止漆雾污染厂房内外环境,喷涂室配置了漆雾捕集装置和供排风系统;为适应优质高装饰性涂装的需要,喷涂室空气必须经空调除尘、调温、调湿,并在喷涂室周围设洁净间,确保喷涂作业空间高度洁净。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
图1 喷涂室

现代化的喷涂室是涂装车间耗能最多的地方,例如在汽车工厂中涂装车间是耗能大户,占总能耗的73%(车身制作和总装分别占17% 和10%),喷涂室是涂装车间中耗能最多的部分,占涂装车间总能耗的58%。此外,喷涂室又是涂装公害源(如VOC、CO2、污水、废漆渣和工业废弃物等),涂装废弃物不仅对环境污染重,而且处理费用高。因此,为适应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就必须对喷涂室进行环保处理,保证操作工人和排放的安全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环保喷涂室进行专利技术综述研究,希望藉此为行业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一、环保喷涂室专利申请总体分析

1. 专利发展趋势

有关环保喷涂室技术的专利申请,笔者在CNABS和DWPI专利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和统计。通过统计发现专利申请量最大的前五个国家分别为:中国316件、日本65件、美国55件、德国17件、韩国14件,其余国家则相对较少。由此可以看出,环保喷涂室在中国申请量最大,本文则针对全世界在中国就环保喷涂室申请的专利进行分析。截止2015 年3 月25 日,该领域全世界的相关申请共503 件,其中在中国申请共316件,通过进一步筛选后最终提取出285件。本文所做的相关统计和分析均基于这285 件专利申请文件。

环保喷涂室在中国的发展整体开始于1989年前后,并且在2008年开始迅猛发展,直到2014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内申请人在该领域的申请量处于快速攀升状态,相比之下国外的申请量(即国外申请人在中国申请量)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
图2 中国专利申请趋势

2. 国内外申请人地域分布

在涉及环保喷涂室的285件在华专利申请当中,国内申请人的申请量占绝大多数,相比之下,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在中国申请量则较少。

笔者对国内各省份的专利申请量进行分析,发现该领域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其中大部分申请都集中在沿海的较发达省份,中部省份的申请量紧随其后,而中国西部及北部地区则无相关申请。江苏省在环保喷涂室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最大,为57件,其他申请量较多的省份依次是:广东46件、浙江35件、天津25件,安徽16件,剩余省份则申请量较小或暂无。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
图3 在华专利申请国别分布

3. 国内外主要申请人

为了便于统计,本文将某些具有集团-子公司关系的或同一公司名具有的不同表述方式的申请人归属于同一公司,比如,将申请人阿耐思特岩田株式会社,阿耐斯特岩田株式会社等统一定义为“阿耐思特岩田株式会社”,诺信公司和诺德森公司统一定义为“诺信公司”。在环保喷涂室的重要申请人当中,中山市君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占有绝对的优势,它是广东省在此领域的典型代表。而其它公司,如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阿耐思、诺信等公司也占有一席之地。在图4中可以看出中国公司占据了专利申请量的绝大多数份额,在前10位主要申请人中只有2位是国外公司,分别来自日本和美国。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
图4 主要申请人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
图5 中国申请人类型分析

在环保喷涂室领域,企业为该领域的主要研发力量,有接近79.63%的申请人为公司,在国内专利申请总量中占大多数。而个人在专利申请量方面则较少,只占了不到20%。而科研院所和高校在该领域的研发情况相比公司、个人和大专院校来说更是少之又少。

通过统计国内环保喷涂室所有申请的主分类号并剔除其中的噪音,在图6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申请被分入了喷雾室(B05B15/12)这一分类号下,还有一部分关于过滤及回收系统改进的申请被分入了喷射范围的控制和剩余材料的收集与重新利用的方法(B05B15/04)之中,而关于通过移动喷头以提高喷涂范围和材料利用率的申请则被分入了B05B13/04之中,其中还有一部分申请是关于进给工件装置的改进或配置的(B05B13/02)。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
图6 分类号统计

二、环保喷涂室主要技术发展路线

喷涂室一般按供排风方式和补集漆雾两种方式分类:

①按供排风方式分类,分为敞开式和封闭式(供风型)。敞开式仅装备有排风系统,而无独立的供风装置,直接从车间内抽风,适用于一般涂装,由于其产生的废气废料未经净化而直接排出,因此这类车间会造成大气和水污染。封闭式装备有独立的供排风系统,从厂房外吸新鲜空气,不干扰涂装车间内的换气和采暖体系,适用于装饰性涂装。供排风方式有垂直层流的气流模式(即上供下抽式)和水平层流的气流模式(即侧供、侧抽或侧下角方向抽风)。

②本文从按捕集漆雾的方式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干式喷涂室和湿式喷涂室。前者是借助通风系统、挡漆板、过滤层(袋)和回收系统捕集漆雾,后者借助于循环水系统清洗喷涂室的排气,捕集漆雾,循环水中添加有涂料凝聚剂,使漆雾失去黏性,在循环水槽中漂浮或沉淀。湿式喷涂室捕集漆雾的原理是使带漆雾的喷涂室排气通过漩涡作用与水充分混合,利用不同风速、挡水板和风向的多次转换,使水和漆滴与空气分离,带漆渣的水流回循环水槽,过滤后再循环使用,除掉漆雾的空气再通过排风机排向室外或送往除VOC 的二次净化设备处理。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
图7 环保喷涂室的技术分解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
图8 环保喷涂室的各技术分支

干式喷涂室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①通风效果不好导致净化效率低,能耗大;②过滤材料的过滤效果不好导致排出的尾气依然包含大量的污染颗粒;③未被利用的涂料被浪费,不能够回收再利用,导致喷涂成本高的同时企业还要花费高额经费处理废料。针对上述问题,如何使通风系统、过滤系统以及收集系统的效率提高,直接决定了能否提高干式喷涂室的净化效率。因此。根据干式喷涂室的关键技术可将其划分为通风、过滤、收集三个技术分支。

湿式喷涂室(又称排风洗涤装置或气水混合分离室)有多种结构和洗涤方式。按水洗涤方式又可分为水帘式、水旋式和油洗式。它是喷涂室的关键装置,直接影响喷涂室的主要性能——漆雾捕集率(或称除尘埃效率)。本文主要从干式喷涂室、湿式喷涂室两个一级分支及其下面的六个二级分支进行研究。

1. 主要技术分支的发展

在环保喷涂室发展的25 年中,前18年里该技术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申请量较少,而在2008年以后则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分析其中原因,不难发现专利申请量与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决策有很大关系,2008年3月27日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成立、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各种强制排放标准的出台,都极大的鼓励和督促着国内企业在喷涂室绿色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创新。从图9中不难看出,虽然两种环保喷涂室的技术都在迅猛增长,但其发展走势是也各有千秋,干式喷涂室除2011 年稍有回落外一直保持着高增长态势,而湿式喷涂室则呈现出抛物线式的回落。虽然湿式喷涂室在最初的几年一直比干式喷涂室的申请量大,但到了2014年,干式喷涂室的申请量已经远远高于湿式喷涂室。通过审查员对本领域关键技术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与干式喷涂室中所使用的通风系统效率的提高、近年来相关过滤材料的多样化、高效化以及过滤效率的不断升级,进而使得干式喷涂室过滤回收剩余涂料的效果也登上了另一个台阶。(参见图9)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1
图9 干式、湿式喷涂室两大分支的发展趋势

2. 干式喷涂室的发展

干式喷涂室的发展始于1989年前后,与整个环保喷涂室的兴起时间大致相当。尽管从整个环保喷涂室的发展历程来看,干式喷涂室在初期的发展一直较慢,但是在2007年后有了爆发式的发展。(参见图10)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1
图10 干式喷涂室各分支发展趋势

由于过滤材料方式和种类的限制,在2011年以前,干式喷涂室主要是依靠通风系统和收集系统的改进来提高涂料净化效率。而在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各种吸附、过滤材料的研究热情不断加大,过滤系统的净化效率有了质的飞跃,因此将其应用在喷涂房中以提高其过滤效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此外,通风手段的多样化、通风设备的高效化和集成化,也是本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重点。

(1)对于过滤系统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改善过滤材料的吸附性能以及过滤材料之间组合的多样化上。

1998年,美国公司诺德森公司在国内提出了一种旋风回收系统和带有开孔套筒的旋风分离器(公开号:CN1185123A),其通过带有过滤器的旋风回收系统来回收喷涂室中的粉末。随着带有过滤器喷漆室技术方案的提出,很多公司和个人在此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如:2000年,孟庆铎提出的干式漆雾净化室(公开号:CN2393654Y),漆雾净化室由送分系统、净化装置和排风系统等组成,净化装置由粗过滤层和细过滤层组成,通过对过滤层的改进,使得对喷漆室的净化效果更好。2006年,日本阿耐斯特岩田株式会社提出了带有可移动滤网的喷涂室(公开号:CN1830577A),其在喷涂室的顶棚面的一部分形成可移动的过滤网壁面,通过过滤网回转,使得喷涂室外的搂除装置能定期除掉附着的涂料,从而消除喷涂室中的涂料。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降低喷漆室污染物的排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采用环保型的喷漆室成为了行业的发展趋势。2005年,裕东机械工程有效公司提出了粉末喷涂室的软性塑胶壁板,采用环保和可重复使用的幕布,能够快速清除粉末涂料。2008年,王闻仲提出了干式环保节能型喷漆房(公开号:CN201094947Y),其通过简单的过滤棉和活性炭结构,利用它们良好的吸附性和过滤性,有效地防止漆物对环境的污染,取得了好的环保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过滤材料越来越先进,使用新型的材料,提高了过滤效果。2010年,北京柯林柯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出了用于湿搪喷涂的净化回收装置(公开号:CN201437105U),其采用高分子材料的烧结板过滤器,提高了过滤效果,更好的过滤掉污染物。2011年,江苏剑桥涂装工程有限公司提出了可移动的干式喷漆装置(公开号:CN202097064U),在喷漆装置上设置过滤器和漆雾过滤棉,通过二级过滤,使得排放空气清洁达标。2012年,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机器人涂装系统(公开号:CN102728508A),在喷房的油污处理区设置专门的油漆过滤装置,以此降低环境的污染。2014年浙江圣力邦漆业有限公司提出了具有光固粉末涂料回收功能的喷漆柜(公开号:CN20392212U),其在回收装置的中部设有滤网结构,通过对光固化粉末涂料回收,使得粉末能够回收利用。2015年,广州福田澳森空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环保型喷漆烤漆房( 公开号:CN2042220370U),其在废气净化装置中设置有新风过滤系统,能够解决粉尘排放和环节污染的问题,有机废气的处理费用可大大减少。

(2)对于收集系统的改进,提高涂料的回收率以及可再利用率是其重点研究方向。

1993年,宋世德提出粉末喷涂中的回收分离装置(公开号:CN1068280A),其通过回收装置将喷涂的粉末进行回收,提高粉末的利用率,改善喷涂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2008年,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提出一种具有粉末回收功能的喷粉(公开号:CN201006526Y),其在喷房中设置粉位探头和喷房本体的回收装置,提供了自动回收,生成效率高的回收功能喷房。2009年, 文谊提出了快速换色立式喷粉房(公开号:CN201249154Y),其在喷房幕帘的内外表面设有接粉布和底面吸粉管,通过吸粉末回收装置,实现粉末的回收和再利用。2010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天博科工贸有限公司提出粉末自动回收复用喷室(公开号:CN201510955U),其设置有回收室,回收室能够将悬浮及下落粉末全自动回收及重复利用,提高粉末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粉末的污染。同年,谭哲豪提出了真空喷漆残余油漆挥发气体吸收装置,其设置真空收集筒、真空管、和真空泵,对喷漆室中的油漆和挥发气体进行收集(公开号:201470556U),使得排出的气体不会污染环境。2012年,东莞市盛丰机械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自动喷粉柜(公开号:CN202490754U),其在喷粉柜体的两侧设置粉体回收柜和喷粉装置,粉体回收柜能够及时回收粉体,防止粉体大量排放到外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年,曲靖恒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提出工件流动喷漆室(公开号:CN202621380U),其在喷漆室底部设置有收集槽,其能够收集喷料,降低工件的成本。2013 年,扬州华联涂装机械有限公司提出了用于大型涂装系统的喷粉室(公开号:CN203355956U),其设置有自动回收装置,用于收集粉末。

(3)对通风系统来说,如何改善通风效果以及降低能耗是其改进侧重点。

1994年,由美国的芬特森公司提出一种粉末收集系统(公开号:CN1085130A),其主要设置了风扇通风器,通过对通风系统的改进,以此来减少粉末的污染。2009年,由杭州景生木业机械有限公司提出喷涂房通风系统(公开号:CN101618374A),其设置风机,抽风通道,清除漆雾彻底,净化空气,环保节能。2012年,金华提出一种喷粉回收一体化喷粉室(公开号:CN202479097U),其设置旋风分离器和抽风口,对喷粉进行回收,达到节能环保,重复利用的目的。2013年,中山市君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提出一种凸底中气刀双翻板快速换色喷房(公开号:CN103008160A),其通气刀向气孔往外吹气,使得喷房清除粉尘效率较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014年,由中山市君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提出一种U 型立式线喷粉房(公开号:CN203764472U),其设置两个抽风装置,对粉末进行回收利用,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参见图11)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1
图11 干式喷涂室各分支技术路线图

3. 湿式喷涂室的发展

湿式喷涂室在国外的发展远远不及国内,这和国内相关行的发展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有大量相关工厂及企业,随着近年来国家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方面的大力号召,国内企业纷纷加强了相关环保技术的研发。在2006年以后,国内企业申请了较多的专利,而国外相关申请人仅仅是在 2005年以前申请了少量专利。从图12中可以直接看出,在2007年以前水旋式喷涂室占有主导地位,而到2008年湿式喷涂室出现爆发式增长,还出现了油洗式喷涂室,三种方式齐头并进,而在此之后三种方式的走势却各不相同,水帘式喷涂室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水旋式喷涂室占有的份额则日渐减小。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1
图12 湿式喷涂室各分支发展趋势

(1)目前水旋式喷涂室主要朝着如何改善水旋器的过滤效果以及如何提高水的再利用率的方向发展。

水旋式喷涂室在近年来申请量较大,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可开发的余地有限。例如:1993年,由意大利的RPM 南方有限公司提出一种用于聚氨酯残留物的生态学喷涂和/或洗涤装置(公开号:CN1351522A),其通过水旋式洗涤,对残留物进行洗涤,清除污染物。2003年,祝从余提出一种钢桶喷涂双回收喷漆室(公开号:CN2544829Y),其在滤漆池内设置有水旋器,解决漆雾和剩漆回收的问题,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对大气污染。2005年,李国章提出一种汽车漆房排气净化装置(公开号:CN2822788Y),其通过抽风机,导流板,对漆雾和有害挥发物质有效地滤除干净,达到国家环保要求。2008年,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一种移动式喷漆室(公开号:CN201200948Y),其通过U型通风管,和漆雾过滤装置,使得喷漆室满足环保要求。2010年,江苏合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提出一种自动化水旋喷漆系统(公开号:CN201659058U),通过水旋式喷漆室,达到节能环保,净化率高的效果。2012年,扬州鑫科环保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提出一种环保喷漆房(公开号:CN202290426U),其通过鼓风机和水槽,对漆雾进行净化,从而改善工作环境,达到安全环保的效果。2014年,长沙捷宇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提出一种喷漆房漆泥处理系统(公开号:CN203862471U),其通过蓄水池、过滤板对漆渣进行处理,从而减少污染,节约了成本。

(2)国内外针对水帘式喷涂房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增大水帘与漆雾的接触面积,提高漆雾的捕捉效率。

2002年,吴晓光提出一种防爆环保型喷漆台(公开号:CN2514930Y),其通过溢水槽形成的水幕与吸风机,对废漆料进行净化,达到环保的特点,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2002年,日本的阿耐思特岩田株式会社提出一种具有弯曲风洞的喷涂室(公开号:CN1426850A),其通过喷水对漆雾进行净化,从而达到净化漆雾的效果。2012年,由日本的株式会社分离提出一种具有净化装置的喷涂间(公开号:CN102421535A),其通过水槽、水线形成机构,对漆雾进行净化。2013年,江苏东祥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提出一种铝板喷涂房水墙装置(公开号:CN202752141U),其在喷涂房内设置有水墙,通过简单的结构,喷漆被水流收集,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同年,季茂顺提出一种喷漆房双帘水幕漆雾粉末吸附装置(公开号:CN203343002U),通过在喷漆房内形成两层水帘,对漆雾和粉尘进行了净化处理,达到安全环保的目的。2014年,无锡市电盾静电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一种新型环保自动喷漆室(公开号:CN104174537A),其在尾气处理装置中设置有水帘板,通过水帘对喷漆进行处理,实现安全环保的目的。2015年,天津赛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出一种具有高效除雾能力的喷漆房(公开号:CN104353581A),其在喷漆房内设置水帘板,形成的水帘对喷漆进行净化,降低成本。同年,天津赛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出一种可净化处理的喷漆房(公开号:CN104399630A),喷漆房内设置有水帘板和双重雾化漆雾捕捉结构,对漆雾进行充分的过滤,达到环保的效果。

(3)由于油洗式喷涂室的实际使用成本高昂,使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不广。因此如何降低其使用成本成为其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008年,常州美福涂装机械有限公司首次提出了利用油膜净化机回收漆雾的申请“一种新型折叠软帘式油膜净化喷漆室”(公开号:CN202290428U)。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又在2010年提出使用油作为吸附油漆渣的介质进行环保处理,吸附后的油可以循环使用,减少了浪费(公开号:CN201921790U)。此外,国内的清华大学的申请人李晓春在2012年提出了利用多层油帘和水帘进行交叉净化,充分提高了漆雾的净化效果,并且减少油料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开号:CN2108590U)。(参见图13)

../../Users/winlyons/Downloads/扫描文件/1
图13 湿式喷涂室各分支技术路线图

三、国内环保喷涂室领域发展建议

首先,干式喷涂室的发展始于1989年前后,与整个环保喷涂室的兴起时间大致相当。尽管从整个环保喷涂室的发展历程来看,干式喷涂室在初期的发展一直较慢,但是在2007年后有了爆发式的发展。这与相关的过滤材料,净化设备和净化手段的多元化、高效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于干式喷涂室的改进,应当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改善过滤材料的吸附性能,研发使用高分子材料和新型过滤材料,并针对不同大小的涂料颗粒,将各类过滤材料合理组合以实现逐级过滤,进一步改善对涂料的过滤效果。

② 提高收集系统的涂料回收率和可再利用率,通过现代化的电子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自动回收,进一步提高剩余涂料的可再利用率,节约资源,实现节能环保。

③ 改善通风效果并降低通风能耗,针对通风系统能耗大的缺陷,重点研发如何在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降低能耗的通风装置,使其能够在喷涂室作业的过程中进行实时调整,实现通风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其次, 湿式喷涂室也是环保喷涂室的重要分支。对于湿式喷涂室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针对水旋式喷涂室,如何改善水旋器的过滤效果,是其今后发展的重点。通过改进水旋器的结构、设置导流板等优化措施,可以提高水旋器的过滤效果;而进一步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对需要净化的涂料进行分离、回收及再利用,则可以提高涂料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② 对于水帘式喷涂室,如何提高水帘漆雾的捕捉效率则是其研究主要方向。通过对溢水槽和喷洒机构的改进,用水帘、水线等不同方式的配合实现水帘形态上的多样化,或者通过多层水帘过滤实现多层收集以加大水帘和漆雾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帘式喷涂室对漆雾的收集效率。

③ 针对油洗式喷涂室在实际使用中成本高昂的特点,降低使用成本是其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通过改进回收技术,使油料的使用量大幅减少或对吸附漆雾后的油料进行重复利用,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关键。

最后,通过上述工作,可以看出国内在环保喷涂室领域已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体系,但同样也有许多值得继续改进的地方。从专利数量来看,国内申请人中企业占了绝大多数份额。对于个人来说,企业的研发环境会更好,因此应当继续加强企业的研发力度,注重提升产品品质,做好专利布局和专利防御工作。为了促进环保喷涂室领域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应当继续从政策层面制定更高更严的节能减排的规章制度,大力扶持相关的产业研究,鼓励和督促相关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技术综述在审查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对涉及环保喷涂房的专利文献进行集中收集、阅读和梳理,审查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该领域专利的分布特点和主要申请的研究方向,了解各关键技术分支的发展脉络,有效提高审查员在对于专利申请发明点的把握,并为后续的审查实践中处理实际案例提供了指导和依据。以下以实际审查的专利申请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发明名称:一种用于箱体组合式喷涂的喷涂系统

申请号:201310655624.2

申请人:中山市君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分类员给出的分类号:B05C19/04 ;B05C19/06 ;B05C13/02

技术方案:通过编码器检测待喷涂箱体位置,往复机设置多只角度不一致的喷枪,以电控柜控制悬挂链上的箱体在多个喷枪逐次实施喷涂,实现小尺寸工件的多角度全面喷涂。

审查员对该专利申请进行阅读,发现本申请除了属于微粒物质喷射(B05C19/04)领域外,鉴于本申请中还记载了其具有两组烧结板回收系统与旋转粉筛用于废粉的回收与分离,以提高喷粉的利用率,因此其实质上还属于干式喷涂室中的文献。根据本文对喷涂室分类号的统计分析,扩展了分类号B05B15/12,B05B15/00,B05B15/04。于是除了根据分类员给出的分类号进行检索外,还利用扩展的分类号进行检索,很快就检索到了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公开号CN202490754U),而基于区别技术特征并结合干式喷涂室中各技术分支发展脉络的梳理,确定粉体回收柜属于干式喷涂室中的收集技术分支,再次加入关于涂料收集领域的分类号B05B13/04进行检索,得到文献CN103008151A。从而可以利用上述两篇对比文件结合评价该技术方案的创造性。

由此可见,通过撰写技术综述可以帮助和把握专利技术的技术核心、技术分布、发展阶段、重要申请人的技术发展状态等重要信息,快速提高审查员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素养,为审查员在审查实践中准确把握技术实质和快速寻找对比文件提供强大支撑,进一步提高审查效率和审查质量。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中国钢桶包装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中国钢桶包装网 版权所有
mailto:winlyons@chinadrum.net
【陇ICP备05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