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包装钢桶桶身结构
文/车振华
申请号 |
CN01255924.5 |
申请日 |
200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993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IPC分类号 |
B65D1/12; B65D8/12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振华制桶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车振华; |
优先权号 |
|
一、摘要
包装钢桶桶身结构,涉及包装容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桶身两端头上设有缩口,并使桶身的桶顶内径大于桶底的外径;两道式的内凹筋分布于桶身的上部和下部。本实用新型桶与桶之间可以稳定的叠放;可以适当降低桶身的板材厚度,节约了成本、降低装运的劳动强度,桶与桶之间可以紧密接触,充分利用装运的空间;装运数量多,运输费用较低,有利于整个生产、运输成本的降低,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符合国际上钢桶包装轻型化、薄壁化、中型化的发展趋势。
二、权利要求书
1、包装钢桶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桶身端头上设置缩口(1), 适当处有内凹筋(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钢桶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桶身两端上设有缩口(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钢桶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桶身的桶顶内径大于桶底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钢桶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内凹筋(2)分布于桶身的上部和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钢桶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桶身的内凹筋(2)为两道。
三、说明书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容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包装钢桶桶身 结构。
2、背景技术:
钢桶,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粮油、电镀原料、稀土等行业产 品的包装中,用于包装各种危险化学品等;目前,此类包装钢桶, 为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以及装运的劳动强度,通常如专利ZL 98233239.4中所述,在桶身上凸出若干道环筋,加强桶身的强度, 以便适当降低桶身板材的厚度,从而节约部分材料,降低装运过程 中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是,此种 结构,由于其环筋向外凸,使得其体积增大,在现代的集装箱运输、 出口中,装运的数量减少,单位运费增加;而且,由于相互之间通 过外凸的环筋接触,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因碰撞而将包装损坏;从 上可知,此中结构虽有一定的有益之处,当以不适应当前标准化集 装箱运输的要求。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集装箱满载运输,且桶 身薄、成本低、装运强度低的包装钢桶桶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桶身两端头上设有 缩口,并使桶身的桶顶内径大于桶底的外径;两道式的内凹筋分布 于桶身的上部和下部。
本实用新型桶顶内径大于桶底的外径,因而桶与桶之间可以 稳定的叠放;桶身上的内凹筋加强了强度,使得桶身的板材厚度可 以适当降低,节约了成本、降低装运的劳动强度,而由于其为内凹 状,并没有加大整个桶身的外径,使得装运时,可以将桶与桶之间 紧密接触,充分利用装运的空间;装运数量多,运输费用较低,有 利于整个生产、运输成本的降低,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符合 国际上钢桶包装轻型化、薄壁化、中型化的发展趋势。
4、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桶身端头上设置缩口1,适当处有内凹筋 2;所述的桶身两端上设有缩口1;桶身的桶顶内径大于桶底的外径 内凹筋2分布于桶身的上部和下部;桶身的内凹筋2为两道。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将一个桶叠放在另一桶上,由于 桶身的顶端内径大于底端外径,从而叠放稳定;内凹筋2的设置, 保证了装运的致密,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降低运输成本;而且, 桶身的板材厚度降低,材料成本降低,装运的劳动强度亦得以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