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包装品回收成本及渠道优化研究(6)-总结与展望
文/金大鑫
6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工业包装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业包装品的特点和回收的意义,从定性的角度得出工业包装品回收具有可行性和价值。其次,分析了工业包装品回收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工业包装品回收体系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工业包装品回收成本效益模型。进一步,针对目前的回收渠道欠缺的问题,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别建立了生产商回收、需求者回收和第三方回收三种回收渠道下,回收体系的经济效益模型,并求解出回收效益达到最优的渠道设计方案。最后用案例验证。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以下几点:
① 分析了工业包装品的特点,得出回收具有可行性。然后从历史的发展历程、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三个角度分析了工业包装品回收的意义,得出回收具有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工业包装品回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回收成本高、回收效率低、渠道不健全,分析得出回收体系需要优化改善。
② 分析了工业包装品回收体系,并构建了回收体系简图。然后在充分考虑设计成本、采购成本、重置成本、回收成本、运输成本、固定投资等回收过程中主要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包装品回收体系产生的成本模型,然后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影响回收体系成本大小的关键因素是回收渠道,所以选择合理的回收渠道是促使工业包装品回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动力,同时对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了建议,应该加强对工业包装品回收的引导工作。
③ 根据工业包装品的特点,确定选择Stackelber博弈理论作为模型的研究方法,然后对模型进行了定义,对其中的参数、约束条件进行了假设。然后以工业包装品回收体系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建立了在生产商回收渠道、需求者回收渠道和第三方回收渠道下,工业包装品回收体系的经济效益模型,应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求解,得出不同回收渠道下回收体系的最大经济效益。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工业包装品回收体系的经济效益与回收再造节省成本、回收量、回收成本直接相关,不同的回收渠道下,回收量、回收成本不同,所以选择合适的回收渠道对于回收体系实现最大效益至关重要。当回收渠道的回收再造平均节省的生产成本大于回收成本,回收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回收体系才有经济效益,通过比较不同渠道下回收体系的经济效益,可决策出最优的回收渠道。
④ 结合实证研究,验证了工业包装品回收成本体系和工业包装品回收渠道优化模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研究能力的限制,还存在一些局限和有待以后改进的地方,今后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业包装品回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
①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工业包装品,回收渠道优化方法也仅限于工业包装品,对于其他包装的回收体系和渠道优化问题,本文还没有研究,有待以后研究。
② 本文中回收渠道的优化选择是通过分析工业包装品在一年内的回收经济效益确定的,以后可以考虑研究在工业包装品的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的回收效益,确定最优的回收渠道。
③ 本文研究中回收的包装全部要运回生产商进行再制造处理,是否可以根据回收包装的完好率,经分拣后直接回收到对应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等处,使得回收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这是值得以后研究的。
【相关链接】
工业包装品回收成本及渠道优化研究(1)-绪论
工业包装品回收成本及渠道优化研究(2)-工业包装品回收理论及现状研究
工业包装品回收成本及渠道优化研究(3)-工业包装品回收体系构建及成本研究
工业包装品回收成本及渠道优化研究(4)-基于 Stackelberg 博弈的工业包装品回收渠道决策研究
工业包装品回收成本及渠道优化研究(5)-实证研究——以C公司托盘回收为例
工业包装品回收成本及渠道优化研究(6)-总结与展望
|